News Center
活在網絡快速發(fā)展的今天,人們的生活幾乎離不開手機,衣食住行都和手機息息相關。這導致不管大人還是小孩,都會出現“機不離手”的狀況。赤峰心理咨詢暖陽心理認為對于孩子離不開手機的情況,家長應當理解他的行為,并采取正確的方式引導孩子,幫助孩子認識到手機只是工具,不能成為生活的全部。
一、青少年離不開手機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1、受到家長影響:手機的普遍性毋庸置疑,就算不去看那些小孩子,很多做家長本身其實也是經常抱著手機不放,這樣其實就會給孩子一種心理暗示,認為玩手機本質上只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2、孩子的好奇心強:手機功能很多,并且具有很強的娛樂性,而小孩子的性格決定了孩子注定會被內容豐富且未知的東西好奇。
3、競爭和成就感:很多手機游戲都設計了各種獎勵和成就系統(tǒng),讓小孩在游戲中不斷挑戰(zhàn)自己,獲得成就感和滿足感。
4、缺乏其他娛樂方式:赤峰心理咨詢暖陽心理認為現代社會對小孩的時間安排和活動方式越來越單一,缺乏多樣性和創(chuàng)造性,導致小孩只能通過手機等電子設備來消磨時間和娛樂。
5、社交需求:手機提供了孩子與朋友、同學和家人保持聯(lián)系的方式,滿足了他們的社交需求。
6、沒有獲得足夠的陪伴:陪伴孩子并不是指時間問題,而是父母如何滿足孩子的精神需求?,F在,很多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因為他們缺少同齡的玩伴,他們在大多數時候都是獨自玩耍。如果父母忽視陪伴孩子玩耍,聽孩子分享快樂和煩惱,孩子很容易感到孤獨,慢慢的手機成為他們好的陪伴者。
二、青少年離不開手機的行為表現有哪些
1、長時間使用手機:孩子會花大量時間在手機上,沉迷于游戲、視頻中,無法停止使用手機。
2、減少其他活動時間:孩子減少參與其他興趣愛好的次數,如戶外運動、社交互動等,優(yōu)先選擇玩手機。
3、無法集中注意力:當孩子不能使用手機時,可能會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的狀態(tài),無法專注于其他事情。
4、社交障礙:孩子可能因過度使用手機而忽視現實生活中的人際關系,逐漸與周圍人疏遠。
5、脾氣變得暴躁:經常玩手機或者打游戲的孩子,他們的脾氣往往比較暴躁。在家里敢對長輩不敬,不聽父母的話,和父母頂嘴,在學校時不時與同學發(fā)生口角。
6、表達能力變差:孩子休閑時間都被手機占據了,這就意味著他的社交時間被大幅度壓縮?,F實中缺少與人溝通,孩子的表達能力、社交能力都明顯下降。
三、家長巧用科學四步法,幫青少年減少手機依賴
1、設定時間限制:家長可以和孩子商量一個合理的使用時間,比如每天1-2小時,設置手機使用時間限制,確保孩子有足夠的時間做其他事情。并且,要給孩子指定使用場景,家長可以指定孩子只在公共場合或者家人一起時使用手機,而在其他場合下則不使用。
2、培養(yǎng)孩子興趣愛好:可以試著分散孩子的注意力,譬如給孩子很多有趣的圖書,帶孩子一起讀故事,或是帶孩子到戶外去活動,讓孩子交朋友,慢慢培養(yǎng)孩子的各種其他興趣。鼓勵孩子培養(yǎng)其他興趣愛好,比如閱讀、運動、音樂等,讓孩子有更多的選擇和活動。
3、和孩子約法三章:部分孩子現在已經對手機產生了不可磨滅的情感,沒了手機,人也處于“頹廢”的狀態(tài)。這個時候我們可以跟孩子約法三章,每天可以玩半個小時,但是一定是在作業(yè)全都完成之后,而且如果玩的時間超過半個小時,那么下次就要相應地減少時間。
4、找出替代的辦法:赤峰心理咨詢暖陽心理認為若小孩長時間用手機看動畫片,就給他培養(yǎng)聽故事、看書的閱讀習慣。父母都放下手機,坐在安靜的書房閱讀,引導孩子遵從環(huán)境做事。若小孩長時間用手機玩游戲,就給找其他游戲代替,如拼圖、積木、下棋等。
服務熱線:0476-8381269(工作時段,由辦公室助理接聽)
移動電話:18247665988 (微信同號)
總部地址:內蒙古自治區(qū)赤峰市紅山區(qū)萬達商務樓